第485章貴妃她清艷脫俗(二百三十五)
齊國與姬國想結(jié)盟,想先滅掉梁國,以免梁國勢力過大,將來輕而易舉地將他們兩國滅掉。
如今他們想先一步發(fā)動戰(zhàn)爭,但兩國并不是完全信任彼此,反而是相互防備。
他們也很清楚,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后,如果沒有梁國的存在了,他們兩個國家就會繼續(xù)爆發(fā)戰(zhàn)爭,除非兩國勢均力敵,誰也奈何不了彼此,或者是常年戰(zhàn)爭導致無力再開戰(zhàn),暫時停戰(zhàn),休生養(yǎng)息。
但是梁國不可能乖乖讓他們滅掉,就看三個國家誰更勝一籌。
一旦平靜被打破,局勢發(fā)展到一定的程度,并不是誰想打仗就打仗、想停戰(zhàn)就停戰(zhàn)的,也許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統(tǒng)三國,天下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古代社會里,能跳出這種歷史周期的國家少之又少。
在齊國平帝、姬國國君與太子姬明杰、梁盛幾人當中,崔璃自然更看好梁盛這個原劇情的男主角。
齊國自從老皇帝死后,皇室內(nèi)斗不斷,新繼位的小皇帝又被自己的皇叔平王殺害,平帝奪權(quán)以來實行暴政,依靠嫁公主來拉攏朝臣,偽裝了多年的平庸,到最后也許這位平帝把“平庸”二字刻進了血液里,無能之下只能虛張聲勢,好大喜功。
崔璃想到這齊國皇帝派了自己的女人袁秋麗和世子齊興生來梁國,企圖取代她這個皇貴妃,讓梁盛幫他養(yǎng)兒子,她就覺得這平帝又老又無恥。
平帝已經(jīng)四十五歲了,以前全靠進獻美人來維系和老皇帝的兄弟情,老皇帝死后,平王殺了幼帝,殺盡侄子侄孫們,三月內(nèi)連嫁十女,對自己的女人和孩子也是能隨意舍棄。
崔璃想,袁秋麗沒準也不想伺候這糟老頭子,草包、好色又狠毒,被女色酒肉虧空的皮囊,哪里有英俊瀟灑的梁國新帝有吸引力?平帝的后宮,女人無數(shù),不缺子嗣,不可能給袁秋麗高位,這個女人的野心讓她來到了梁國,而野心也讓她客死異鄉(xiāng)。
崔璃不用深思就明白,三個國家里,這齊國最有可能被滅掉。
只是崔璃念著齊國先太子“齊鈺”的名字時,總會想到宣玉年,只是一種直覺嗎?
她未曾問過宣玉年他的真實身份,但她似乎也能猜到,宣玉年對齊國太熟悉了,齊國世子、袁秋麗等人的行蹤,似乎他早就查清楚了。
先太子齊鈺的母后就姓“年”,年皇后身陷巫蠱案里,傳聞她死于詛咒,年家也下場凄慘,被打上通敵賣國的罪名,全族滿門抄斬,太子齊鈺消失不見。
如果齊鈺就是宣玉年,宣玉年給自己取名“玉年”,是不是為了紀念自己的母族?
韓通韓昭這些人啊,很像死士,但又比死士多了人情味,想到自己的師傅宣聞曾經(jīng)的話,韓昭等人出沒亂葬崗是司空見慣的事,說明這些人經(jīng)常處理陽光背后的事。
這些人很顯然不是國師府培養(yǎng)出來的,認得主公是宣玉年這個人,而不是國師的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