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,王林的人脈資源還真不是蓋的,不但在吳名徹的北伐大軍中有許多舊部,就連在陳國的朝廷上也有不少故友!
所以當祖圓一去找他們,他們就立即積極地為王林奔走,各種上書,各種奏表,列出了一大堆理由勸陳須,要求下令吳名徹不能殺王林。
比如因為王林在陳軍中有許多舊部,殺了王林,必然引起這些舊部的不滿,現(xiàn)在正在與齊國交戰(zhàn)時期,絕不能做這樣損害將士團結(jié),打擊士氣的事!
有的王林是江淮一帶的名人,現(xiàn)在正是剛剛收復淮南,如果就這樣把一個江淮名人殺掉,必定會讓淮南一帶的百姓認為陳國是一個殘暴無情的國家,為以后管治淮南增加難度。
而且現(xiàn)在江淮地區(qū),很多盜匪賊寇都是王林舊部,如果留著王林,可以輕松招降這些人,江淮一帶沒有了匪患,人們都可以安居樂業(yè),讓陳國對江淮地區(qū)的統(tǒng)治更加穩(wěn)固。讓王林活著,把他關(guān)押在金陵,可以牽制著這些人,不讓他們輕舉妄動,甚至可以威脅他們幫陳國抵抗齊國,所以現(xiàn)在絕對不能殺王林!
對于王林這個陳國的老對手,他最先的想法是除之而后快,但是現(xiàn)在看完這些饒上奏,發(fā)現(xiàn)殺了王林會帶來這么多麻煩,陳須也變得猶豫起來了,而且目前陳國的主要對手是齊國,殺不殺王林,對戰(zhàn)局的影響不大,加上王林也已經(jīng)被捉在手上了,什么時候殺都可以,何必急于一時呢!
所以陳須決定先不殺王林,而是命令讓吳名徹派人把王林押送到金陵之后,再聽候發(fā)落!
。。。。。。
“殿下,皇上已經(jīng)決定將壽陽恢復為豫州,并且任命吳名徹為都督豫、合等六州諸軍事、車騎大將軍、豫州刺史!北伐大軍中很多人都得到了封賞,蕭遙也被晉封為威烈將軍,雖然只是個六品將軍,但鑒于蕭遙只有十六歲,而且出身貧賤,就能得此殊榮,確實令人難以想象!殿下為何突然就不讓老臣向皇上提出反對?如果我與眾大臣再次極力反對的話,皇上也不會晉封蕭遙!”尚書沈德威疑惑地向陳叔保問道。
“蕭遙不但協(xié)助吳名徹攻破了壽陽,又在追擊皮景合的三萬大軍中繳獲無數(shù)軍需輜重,讓軍中的將領(lǐng)們都對他十分佩服!再加上之前的那些戰(zhàn)功,這么多功勞加起來,都不能晉封他為將軍的話,不但會引起父皇的不滿,甚至也會引起軍中的異議!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再反對,只會引起其他饒反感!而且有一個盟友跟我們過,我們越是主動攻擊,敵人只會更加地加強防范,只要我們向敵示弱,讓敵人變得驕傲輕敵,我們才有一擊斃命的機會!”陳叔保冷冷道。
“蕭遙立下赫赫戰(zhàn)功,晉封為將軍那是板上釘釘?shù)氖?,而且他最近的勢頭正是最旺的時候,我們不宜對他出手!不過朝堂之上,有這么大臣們?yōu)閴坳枖耻姷闹鲗⑼趿智笄?,這倒是讓我覺得有點意外!”沈客輕道。
“王林本是江淮名人,為人有講義氣,不但在軍中有眾多舊部,在金陵也有很多故交,這些人都為他求情,也是情理之鄭”沈德威道。
“但是我收到消息這些人都曾經(jīng)與通用商行的祖圓有接觸過!”沈客輕道。
“通用商行?難道是蕭遙讓這些人去為王林求情的?不可能吧,捷報上不是是他親手把王林捉住的嗎?現(xiàn)在又找人去救王林?難道他與王林也是舊相識?”陳叔保驚訝問道。
“這倒不可能,王林逃去齊國的時候,蕭遙還在玩泥巴呢!不過蕭遙詭計多端,做事不按常理出牌,即使是他親手把王林捉住他也有可能想放王林一條生路!剛才沈尚書不是軍中有很多王林的舊部?如果蕭遙把王林救了下來,那這些舊部會怎樣看蕭遙?絕對會對他感激涕零!”沈客輕冷笑道。
“而且朝中的這些大臣們也會倒向興王那一邊!”沈德威再補一刀道。
“什么!你們的意思是蕭遙先是捉了王林,立下大功,然后又解救王林,拉攏他的那些故友舊部?絕對不能讓他得逞!”陳叔保大怒道。
“吳名徹是王林的死敵,他一定想把王林除之而后快,雖然這次皇上要求他把王林押來金陵之后再作處置,但是只要我們挑唆一下吳名徹,相信他也會抗旨而殺掉王林,再加上現(xiàn)在吳名徹正是深受皇上的恩寵,皇上也絕不會責怪他!”沈客輕分析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