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開躲避的新兵看到有人增援,立刻在通用機槍火力的掩護下,迅速爬入壕溝內(nèi),逃過一劫。增援的新兵馬上將準備好g36c突擊步槍和備用彈匣包交給他們,接著快速沿壕溝散開,試圖包抄襲擊者,隨時準備強勢反擊。m60通用機槍持續(xù)不斷射擊,對斯拉瓦和同伴實施強大的火力壓制,迫使兩人躲在坑洼處不敢抬頭,局面十分被動。
23號教官亟需奪回主動權,眼看襲擊者只有兩個人,而且被通用機槍火力壓制住,遂果斷下令反擊,沖出去消滅對方。多名新兵很快跳出壕溝,在通用機槍火力的掩護下,持槍包抄躲在坑洼處襲擊者。斯拉瓦聽到有人靠近,想抬頭查看,子彈卻貼著頭頂嗖嗖掠過,險些被命中,說明對方機槍手十分老練。
他不能等讓對方靠近,馬上取出震眩彈準備投擲,身上當然攜也攜帶者兩顆rgd—5手雷,但其殺傷半徑較大,自己和同伴也在范圍內(nèi),很容易受傷。他側身取出震眩彈,正準備拔掉保險拉環(huán)投擲,左側后方突然響起消音武器快速射擊的噗噗聲,十分密集。當下天色已大亮,他回頭望去,正是葉戈羅夫少校等人及時趕到,三支ak—12突擊步槍速射不停,彈殼飛落如雨。
跳出壕溝的數(shù)名新兵當即被射倒在地,每人至少挨了三四槍,非死即重傷,完全失去抵抗能力。23號教官急忙移動m60通用機槍,瞄準葉戈羅夫少校三人射擊,但動作還是稍慢了一些,突擊步槍的彈雨搶先暴襲過來。5。45×39毫米子彈密集打在壕溝邊沿和內(nèi)部,彈痕明顯,土石飛濺,持續(xù)不斷。
23號教官雖及時后撤躲避,卻還是被子彈擦傷左臂,鮮血立時浸透數(shù)碼叢林迷彩作戰(zhàn)服。他迅速帶領殘余的新兵后撤,轉過一處彎道,準備繼續(xù)堅守,阻擋襲擊者快速突擊。可惜葉戈羅夫少校等人并不進入壕溝,沿著兩側快速追擊,并在移動中開火射擊。斯拉瓦負責火力壓制,rpk—16輕機槍全速射擊,子彈密集覆蓋23號教官等人藏身的彎道區(qū)域,完全不給他們露頭反擊的機會。
23號教官發(fā)現(xiàn)襲擊者追擊速度極快,己方被壓制在壕溝內(nèi)動彈不得,局面十分被動。他馬上將m60通用機槍交給身旁新兵,立刻取出兩顆m26手雷,飛快拔掉保險拉環(huán),略做延時,迅速投出阻敵。兩顆手雷很快落在壕溝外的空地上,正好位于葉戈羅夫少校等人沖擊的路線上,相距四五米左右。
他非常有經(jīng)驗,清楚投擲一顆手雷容易被對方撿起反擲,兩顆反擲的機會就很小了,而且殺傷范圍更大。
葉戈羅夫少校等人反應很快,看到手雷落地,急忙跳入壕溝內(nèi)躲避。負責火力壓制斯拉瓦來不及跳入壕溝,及時停止射擊,臥倒在地。兩顆手雷隨后起爆,煙塵四起,破片呼嘯,炸起大量泥土,飛落在壕溝內(nèi)。瓦蓮京娜位于最靠近的位置,不等煙塵散盡,火速前沖,轉眼靠近目標藏身的彎道處。
她及時取出rgd—5手雷投擲過去,隨即靠在壕溝內(nèi)壁上等待起爆,身后的葉戈羅夫少校已做好突擊準備。
rgd—5手雷很快起爆,大量泥土和煙塵從壕溝的彎道沖出,其中還包括被炸斷的手臂,斷口參差不齊,血肉模糊,當然也傳來凄厲的慘叫聲。不等煙塵散盡,葉戈羅夫少校果斷持槍沖過彎道,噗噗聲隨即響起,慘叫聲立止。瓦蓮京娜和另外一名隊員也很快沖過彎道,持槍搜索現(xiàn)場,不久發(fā)現(xiàn)三具尸體,其中一人懷抱著m60通用機槍。
三人沿著壕溝快速搜尋前行,數(shù)分鐘后發(fā)現(xiàn)一處地下掩體的入口,全部是鋼筋混凝土澆筑,看上去相當堅固厚實。入口處留有明顯腳印,很是雜沓,看來是有人逃入其中了,具體人數(shù)不明。入口處有水泥階梯向下延伸,里面一片漆黑,什么也看不到。地下掩體應該是用來藏身或存放重要物資的,深入地下十余米,極為堅固,估計鉆地導彈也很難打穿摧毀。
葉戈羅夫少校并未冒險沿水泥階梯靠近地下掩體,馬上用單兵電臺聯(lián)系斯拉瓦和狙擊手等人,讓他們暫時不要靠近會合,留在外圍警戒,防止地下掩體內(nèi)有危險。另外,訓練營內(nèi)可能還有幸存者,必須控制住進出通道,防止他們逃走。目前來看,突襲行動較為順利,不過還是比預想的要復雜一下,主要原因是準備時間較短和情報不夠準確,至少不知道這處地下掩體。
兩分鐘后,葉戈羅夫少校朝掩體入口下方扔出一顆震炫彈,白光暴響過后,快速突入。瓦蓮京娜和另外一名隊員稍等片刻后跟入,保持安全距離,持槍沿著水泥階梯搜索而下。水泥階梯沒有轉彎,直上直下,坡度較為平緩,盡頭處是掩體的鋼筋混凝土大門,看上去十分厚重。
葉戈羅夫少校頭戴夜視儀,謹慎持槍靠近掩體大門,很快發(fā)現(xiàn)大門兩側高處有攝像頭,當即開槍擊碎。他隨后靠近掩體大門,伸手握住輪舵式的門把手,試著用了轉動,當然沒有任何動靜,從里面鎖死了。殘余目標躲在地下掩體內(nèi),里面可能有很重要物資或情報,必須想辦法打開才行。
瓦蓮京娜和另一名隊員不久也靠近掩體大門,隨即對大門及周邊環(huán)境展開仔細搜索,希望能找到進入辦法,結果卻是一無所獲。掩體是挖開地面或修筑的,然后再覆蓋數(shù)米后的泥土完全就是個厚重的鋼筋混凝土盒子,無處下手。葉戈羅夫少校最后決定還是從掩體大門入手,直接用高爆炸藥炸開,除此之外,沒有更好的辦法。
德魯烏小隊攜帶著不少高爆軍用炸藥,以防訓練營內(nèi)有堅固的工事,而無人機攜帶導彈有限,只能優(yōu)先對方主要建筑物。不過他們攻擊很順利,一直沒用高爆軍用炸藥,如今遇到堅固地下掩體,正好拿來使用。該炸藥是e國各種部隊專用了,體積和重量都不大,便于攜帶,但威力確實普通炸藥的三倍,使用雷管或導爆索起爆,安全系數(shù)較高。
葉戈羅夫和另一名隊員都攜帶著高爆軍用炸藥,當即從背包內(nèi)取出,開始熟練安裝在掩體大門上。高爆軍用炸藥上涂油粘性物質,撕掉防護膜后,可以牢固粘貼在任何物體上,包括混凝土掩體大門。鑒于掩體大門至少超過半米厚,葉戈羅夫少校將兩人攜帶的炸藥全部用上了,最后使用保險的導爆索引爆。
對于葉戈羅夫少校來說,德魯烏小隊的突襲行動時間過長了,幸虧是在人跡罕至的山區(qū),否則此刻已經(jīng)暴露,除了撤退,別無選擇。他不想浪費任何時間,安裝號導爆索后,迅速拉動點燃,然后和隊員快速退入地形掩體入口,分散在壕溝兩側躲避。瓦蓮京娜已經(jīng)提前撤出地下掩體,持槍負責警戒,此刻也退至安全區(qū)域,等待起爆。